神秘内容 Loading...
振兴华文靠民间
● 蔡深江
对本地华文未来的发展趋势,出现两种全然不同的看法。一端心态消极,认定华文水准日渐低落,随着人口老化,阅读及创作水平也将日暮西山,趋向浅白通俗,华文华语未来明显成为工具性用语,口语普遍而文化承载的功能隐没。
南洋小学学生在阅读华文报。
另一端则积极乐观,眼看华语日益普及,加上中国经济市场力量壮大,国际影响力显著,在世界走向中国,中国走向世界的大环境底下,新加坡华人势必越来越重视华文的地位,未来华文鸿图可展,行情看俏。
华文未来的一体两面发展,各有依据。目前本地年轻人的华文程度是不是就不比当年,也见仁见智。
如果仔细研究本地中小学华文课本,会发现其实对华文程度的要求并没有下降,反而有提升的趋势。只不过课本所反映的程度是一回事,落实语文水平是另一回事。难度高的课文和考试题目,不一定就转换成一批高华文水平的知识分子。
因此,在本地也同时出现两把声音,一种埋怨当局对华文的要求太高了,学生应付不来,也耗费了太多的心思能力;另一种声音则怪罪语文程度节节败退,担心将来青黄不接,后继无人。
以本地华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看来,母语课程所提供的多元选择,相信是世界华人社会中,最繁复而且精心设计的,为的正是要照顾来自不同背景,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;更何况,家长也对孩子的华文学习,抱有不同要求和期待。然而,这样的分歧,也同时造成了目前的华文困境。
本地华人的语文程度和能力,在相当程度上,取决于政府对待华文的政策,间接造成国人依赖政府振兴华文的心态。可是,基于种种政治和实用的考量,政府无法在这方面扮演过于积极的角色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
倒是家长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和追逐分数的心态,使华文的学习走入一个更困难的局面。民间的自发力量应该是推动华文学习的最好动力,可是,民间在传统上相对被动的角色,使推广华文的努力,吃力而不见讨好。
和新加坡相比,马来西亚华人学习母语的处境恰好相反,政府不重视,民间极力维护,反而形成一股力量,而且是逐渐扎根、茁壮成长的活力。这样一股维护母族文化和传统的力量,一旦找到立足点,就能够在华人社会中发挥效用,也因为以弱势姿态争取生存空间,少了威胁其他族群的不必要敏感姿态,更能放心推展。 (来源:英语杂志 http://www.EnglishCN.com)
对母族语文和文化的薪传、发扬光大,以及融入他族社会的态度,马来西亚华社的努力,无疑是成功的。
反观新加坡华语文的处境,除了实用性之外,政治上的历史包袱仍未完全摆脱。但是,随着区域政治局势的改变和中国崛起为经济大国,华语文将逐渐成为经贸语文。
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人民开始重视华语文的学习正是这个原因。只要本地华社本着过去对语言文化那种热情和投入的精神,我相信新加坡的华语文将会随着实用价值的提高而复兴。
·作者是《联合早报》言论组评论员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