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秘内容 Loading...
中国青年在想些什么?
● 孙文后
“青年人常思将来,老年人常思既往”。青年人对于社会有着敏锐的反应能力,并且引导着时代的潮流。但青年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,社会背景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选择。
鲁迅先生这样概括当时中国的状况:“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。但这所谓大,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,而也可以由此得死。”当代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!
环顾当代中国,“信仰危机”、“道德崩溃”是人们在评判社会时用的最多的词汇。为先贤所诟病的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,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行为标准。
在社会大转型的今天,过去的社会整合已经被打破,中国社会已经分裂成许多有明显差异的部分,青年的分化也很大。
在当代中国青年的心灵深处,一方面仍旧抹不去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传统士大夫式的抱负,一方面却也很难抗拒物质文化的强烈诱惑及其带来的种种“低级趣味”。
在拜物主义的牵引下,最大程度地追逐个人实利已经主导着青年人的思维。在毛泽东时代,意识形态挂帅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;“六四事件”后,自由民主思潮又受到打压和误读。
事实上,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比过去自由和开放多了,在某些层面甚至超出了“六四”时期人们的呼吁和期盼。
但是,上述三种因素使得当代青年人对自由民主理念的探求失去了动力。中国青年在80年代还在思考着各种深层次的具有建设性的问题。
但到了90年代,他们的反叛性已被弱化,现在只是扮演着世俗文化领头人的角色。在整个社会,青年人呈现出一种表面的浮华。
不过,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,在现代传播方式如互联网的影响下,中国当代青年比以前更具有全球视野。
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。由于权力资本和“裙带资本主义”造成青年人机会不平等,因此,他们对于不公平的现象怀有相当大的敌意。
可是,他们同样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,这就使得他们的批判性被大打折扣。更多青年人所追求的东西,是高薪水的职业和出国留学。
虽然中国青年人的现状不容乐观,但诚如陈独秀所言,“青年之于社会,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。” (来源:老牌的英语学习网站 http://www.EnglishCN.com)
诚然,当代生活中充满了丑恶和污秽,但中国青年依然有多样的生机,依然有四散的新意。因为,当代青年毕竟具有更为开放的环境,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。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