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秘内容 Loading...
五、汉字的构字法巧夺天工。词头前缀词尾后缀是英文常用的构词法。Saccharose(糖精)和Saccharomycetes(酵母菌)有相同的拉丁词头,但它们即便对英美人士也非易事。一维的串状结构是导致其不醒目不明了的直接原因。我测试过的几个母语是英文的工科研究生是不认识的。试问读书至研究生,连酵母菌与糖精都不知道,又该教人如何感想呢? (来源:英语学习门户网站EnglishCN.com)
用汉字组词描述起来简洁明了。即便是没吃过糖精、没用过酵母菌的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,他也明白糖精可能是糖的“精练部份”,比糖更甜(尽管这不确切);酵母菌是“一种菌能引起发酵”。但英文就不能如此简单地组词,即便组出来也恐怕令人难以接受:Sugessece="Sug"ar"Essence"(“糖”字与“精”合起来),Yeabacteria="Yea"st"Bacteria"(“发酵”与“细菌”和起来)。这不太不像话了?还别说,在当今的英语社会,早期英文造字所遵循的拉丁词根早字法已逐渐被甩开了,类似以上造的Sugessece,Yeabacteria可一点都不是笑话,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有,商店里不同品牌的巧克力、糖果总会有不同的名字,有些名字在字典里找不到,它们会随某个厂家的某种巧克力糖的产生而产生,消亡而消亡。当一个澳大利亚人读到这个词时,他不会意识到这是北美某个地区的很受欢迎的一种糖果,多半只能和中国人一样摇摇头罢了。
与拼音文字一维串状前后缀构词法不同,汉字是通过二维方式构字的。例如:
“人”“囚”---“人”在无门的四堵墙内便成了“囚”;
“木”“困”---“木”在无门的四堵墙内要受“困”;
“雨”“路”=“露”--下“雨”天在大马“路”上要暴“露”雨水之下了
“米”(与粮食有关)“唐”(表声)=“糖”
“禾”苗上又长“草”=“菌”
“木”“林”“森”---分别是tree,woods,&forest意思,但比较之下那一种构词法更好?答案一目了然。
这种说文解字法难道不比Saccharo-更灵活更高明吗?
六、为汉字辩护。呼吁那些糟蹋汉语的人注意以下事实:
(1)联合国5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汉语;
(2)汉语的精确性已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技事业所证实;
(3)计算机语音输入最有希望的是汉语;
(4)汉语是稳定的、收敛的;而英文是不稳定的、发散的;
(5)汉语是二维信息的、形像的、生动高效的,英文是一维信息的、密码型的、枯燥低效的。
(6)在英文世界里能读文学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,不是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能作的。如阅读《荆棘鸟》中用英文描述的澳州的一些植物真是艰涩无比,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囵吞枣而已,字面上根本过不去,能猜出是植物来已是善哉;可在中文世界里,又有谁会对仅有中学学历的人读完四大名著而感到惊奇?至少字面上没问题。
(7)当今虽是英语文明的蓬勃期。但在历史的长河中,Sofar,英文世界的文明史远比汉语世界的文明史短。妄自菲地乱讲英文是先进文明的语言是根本站不住脚的。
七、信息科技时代偏爱汉字。不知您是否了解<模糊数学><模糊控制>或<神经网络>等新学科领域?如果接触过,您便会理解人类的艺术、哲学、感觉看似不“精确”,但实为目前它们超越了当今人类的知识水平所能精确描述的范围。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,它们逐渐会被人类以全新的知识结构所精确地把握,以上所举的新学科只是这一新知识结构序幕的小插曲。汉字集中体现了东方艺术哲学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之所在。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,它的智慧我们尚不能完全认识,但正在方兴未艾地被发掘。这种说法不是空洞的,也不是盲目的,毕竟15年前的人们没有意识到传统汉字出版业要被淘汰;10年前的人们没有料到汉字的输入会比英文快,而且会更快;5年前的人们没有想到传统的报业媒体会被逐渐淘汰,《南方都市报》会与百年老报《大公报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在互联网上抢码字新闻。谁又敢横着心大胆地讲10年之后,20年之后汉字编程不可能或不如英文呢?是啊,天晓得后辈们的本领会有多大!还是对未来多一份信心的为好。
汉字是灵活的,但需要灵活的人使用;汉字是聪明的,但有赖与聪明人的开发;汉字是充满智慧的,需要有智慧的人认识到她的价值。为汉语骄傲!更为坚信汉语时代即将到来的中国人的热情与信心而欢呼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