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秘内容 Loading...
私企的面试并不简单,“面试题拿来一看,朱玲傻眼了,明明是英语,可她看不懂,报刊剪辑广告中的“camera-eye”(客观报道能力)被她翻译成“摄像机镜头”,尽管联系上下文,意思让她自己也很疑惑:“每个单词都认识,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”。汽车杂志那家面试也很惨。她觉得奇怪,为什么自己所学的英语根本派不上用场? (来源:www.EnglishCN.com)
一次在人才市场赶场,一家中德合资的汽车企业工作人员问她:你了解汽车吗?有没有理工科背景?说几个著名汽车品牌。她极力避免自己对此无法回答的事实,拼命向对方证明,自己不仅“精通英语”,而且有两年的第二外语——德语基础,工作人员笑了,说:“对我们来说,懂外语只是说明你到公司后,工作上的语言交流没问题,但没有专业背景,你做起来很困难,我们不会付出太高的培养成本。”而在她第二次逛回到这个摊位,她看见一位年轻的男生正在和工作人员握手。他出了人才市场,朱玲追上来:“你被那家汽车公司录取了?”对方笑笑:“下周一去面试。”他从天津商学院毕业,学的是空调暖通工程,和汽车完全不相关,但是“公司人看我英语挺流利的,而且过了六级”。怏怏地和对方告别,朱玲从心里觉得他不一定能面试上,“我毕业的学校至少是211高校,他专业也不对口,英语还不如我好”。但第二次和他电话联系时,他已经被作为“特长优秀人才”聘为这家汽车公司的经理助理。
朱玲逐渐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失去信心。接下来的一个月,她只能继续疯狂地在网上找消息、投简历,她把一些做外贸或者需要英语人才的国企、私企也纳入自己的目标,一些普通私企的普通岗位列入了自己的计划。包括小公司的外贸员工、文秘等她之前不想列入考虑的“低薪低能”职位。为了排遣等待的时间,她经常去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听讲座。著名外资企业Intel的亚洲地区CEO或是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到清华的讲座,她都听得很轻松,中国人民大学每周五英语角里的如鱼得水,多少让她找回了一点信心。一周过去了,她总算接到一家影视公司的面试通知。这家公司专门引进国外原版影片,配上中文翻译字幕。面试时,她被要求听一段影片对话,然后给出中文译文,影片是一部科幻片,让她至今耿耿于怀的是,她听到的部分是主角得意而炫耀、像蹦豆子一样介绍自己相比另一款同类机器人的优越之处。不到20分钟,她强忍着泪水离开计算机前,勉强对工作人员说了声谢谢,离开了。
两个月后,她逐渐意识到,自己凭着一张英语八级证书,根本在北京找不到英语相关的合适岗位,很多真正需要英语人才的公司,往往对专业背景要求很高,尽管在校期间,她曾兼职做过英语教师、参加过国际大型博览会的志愿翻译、为一些小型企业做过文档翻译或口译,在北京,她无法做到和以前一样好。
三个月后,她终于结束了找工作之旅,得到一家专门出版英语教材教辅的著名出版公司的编辑职位。让她奇怪的是:“觉得自己英语很好的感觉,又回来了。”之后的工作,“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”。
2006年8月,她打算再次跳槽,考虑到“英语还是唯一强项,而且有经验”。但让她痛苦的是,“今天找工作好像不比四年前更容易”。四年前的经历,在今天又反复出现。三年编译经验,仍然无法敲开她梦寐以求的外企的门,甚至一些合资企业,仍然用三年前的同样的语气问她:“有这个行业的背景吗?”
看着一些非英语专业或和公司要求的行业对口的专业性英语毕业生(如外贸英语、旅游英语)比她轻松地找到合适的岗位,朱玲非常困惑,到底是由于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太多,自己的英语“还不够好”,还是因为自己“没有英语以外的专业背景”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