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秘内容 Loading...
从汉语有英语无的单音动词看汉语的独特魅力
刘光第 教授
同世界上其他语言相比,汉语以简洁明快见长。汉语是世界上最简洁的语言之一。其重要原因除了方块汉字极高的信息量和语法的精炼外,还在于单音词(尤其是单音动词)的极其丰富。当然后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前者(正是因为有方块字的高信息量,单词才可以尽可能地短)。单音词的极其丰富是因为一个汉字基本上就可以构成一个词,而这一点在古汉语中更为明显。(双音词及多音词的渐多只是近代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现象。笔者从自己多年的翻译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了汉语的这种优势。)尤其有趣的是:许多简短的动词是汉语有而英语无的。自然,某些词汇在这一语言中有在另一语言中无是不奇怪的,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会有这种现象(互相都有这种情况),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造成的。遇到这种情况的时,就只能解释性地翻译,而不可能直接对译。不过,我发现,有许多汉语中有而英语中无的简短词汇正体现了汉语的优势和生动,是汉语的独特魅力的表现,翻译成英语时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等量地传达这样的信息的。下面,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(注意:这里仅限于该词的一个意义(往往是基本词义),不包括诸多其他(往往是派生的)意义。比如,“捧”还可以表示“吹捧(恭维)”等等,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)。
捧: 英语只能用carry or hold in both hands之类的说法来解释,但这也不是(不可能是)精确的解释,更谈不到对译了。怎么个in both hands? 是用手掌(心),还是用手背,还是用手侧面?还是用手尖?…… 但是汉语的一个“捧”字就非常传神、非常准确(更不用说非常精炼了)地表达了“用双手的手心连在一起托起(某物)”这个意思。比如:捧一捧水就喝。要是用英语说,就很麻烦,也没有这样准确:scoop some water with both hands and drink(to drink)? Take some water with both hands to drink(and drink)? 再如,捧一把米。英语得说hold some rice in both hands,当然也罗索得多,同时也没能精确地传达原意。
顶:英语只能说carry on the head等,也不过是大致的解释。我们说“头顶蓝天(脚踏大地)”,那是很形象生动的说法,尤其体现了赫赫的力度。可是,要是翻译成英语,就不好办了,试着翻译:have the blue sky for one’s roof; with the sky over one’s head; stand with the sky over the head(and the earth under foot),等等,怎么也表达不好原意! “顶着一桶水走路”,英语得说carry a pail of water on the head之类的,反正就是没有这个“顶”字生动! (来源:英语学习门户网站EnglishCN.com)
背:英语只能说carry(bear) on the back。“背一捆草”得译成carry a bundle of straw on the back,不用短语不能表达这个意思。
扛:英语得说carry on the shoulder。虽然也可用shoulder(肩膀)当动词用表示这个意思,但是也不是完全一样的。英语的shoulder 的动词意思除了表示“承担(重任)”外,表示用肩运东西时其意思是:lift something onto your shoulder to carry it(把某物放在肩上以把它运走),可见并不与汉语完全相同。汉语的“扛”既可以表示“放在肩上”(比如“扛起来”),也可以表示“用肩运输”(比如“扛来一个麻袋”)。更何况汉语的“扛”是专门的动词,而英语的shoulder主要是名词,是个名词转化来的动词。可以看出,汉语对用身体进行的各种搬运的方式都有自己专门的动词,分得很精细。而英语几乎只有一个carry(运载),要表示怎么运就往往要加上一个修饰短语才能表示明白(on the shoulder, on the back等等)。下面还有一个这类的例子:
挑:汉语只要一个“挑”字就可以了。比如,“挑水”,无需再加上“用扁担”之类的说明。但英语没有这个动词,就只好用carry (tote) with a carrying pole等词汇来说明。“挑一担柴”:carry two bundles of firewood on a shoulder pole。很明显,英语比汉语罗索许多!
刨:汉语的“刨”和“挖”当然不是一个概念,虽然结果可能都是为了把地(或石头等)弄个坑。我们用镐刨,用锹挖,而绝不能说成用锹刨、用镐挖。而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动词dig, 既可以指“挖”,也可以指“刨”,当然就不像汉语这样明确了。即使加上表示工具的短语,意思虽然可以勉强翻译出来,但生动性和传神性就差多了。
跑(阳平声):指走兽用脚刨地。英语只能解释为dig ground with foot or hoof。“那只饿狼不断地跑地”:That hungry wolf dug the ground with its hoofs without stop.
票:旧时把非职业性的戏曲表演(尤其是京剧表演)称作“票”(现在也依然沿用:电视节目不是有票友大赛吗?),这当然是中国的独特的表达方式,英语只能说成do(give) amateur performance(of Beijing opera, etc.)。“票一场戏”:do an amateur performance of Beijing opera.
硌:英语不得不说(of something hard or bulding) press or rub against; cause pain through pressure or rubbing exerted by a bulging object,等:米饭里的砂粒硌痛了牙。The sands in the cooked rice made my tooth ache. 汉语这个“硌”字既有被硬东西顶、压的意思,也同时含有疼痛、不舒服的味道,是个非常独特的表达方式,这一个字的信息用英文一大串字都表达不好。
坑:“他和把我坑苦了”,这里的作为动词而用的“坑”是“坑害”即“令……受苦受难、吃亏上当”的意思。有时是“骗”,有时是无意中造成伤害,意思非常复杂,几乎无法用一个英语词来翻译:奸商净坑人。The profiteers cheated people right and left(everywhere). 你可把我坑苦了。You have got me into a fix. 这么做,可坑死人了。It will kill me to do it this way. 他的那种错误思想把他的前途给坑了。That erroneous thinking of his ruined his future.
许多中国烹调、医药以及其他技术中的独特的技法也都不好直接译成英语。正因为是中国独创的,所以,当然外国就没有相应的词汇。下面略举几例:
炸:中国有“煎、炒、烹、炸”,还有一个“熘”。但英语表示这类动作的词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fry, 意思是“cook something in hot fat or oil(将某物放在热的油里烹调),到底是“煎”是“炒”是“烹”是“炸”等,没有明确的界限。那么,我们只好加些限定词,构成短语,才能近似地表达其细微区别。所以,汉英词典中对“炒”的解释除了fry外还有个stir-fry;对“煎”的解释除了fry 外还有fry in sallow oil;对“烹”的解释是fry quickly in hot oil and stir in sauce;对“炸”的解释是deep fry;对“熘”的解释是quick-fry。其实都是很勉强的解释,仍然区别不明显。另外, 还有一个法语来的词sauté也可表示“炒”和“熘”等,但也不能精确表达汉语的意思。
另外,中药里的“煎”又是一种意思,是中国处理药品的独特方法。可以用boil, brew, decoct等来勉强表达之。
[注] 本文为网友发表于本站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
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,非网络媒体采用请与我站联系
|
|
|
|
|
|
|